方法一:“开始”-“控制面板”-“网络和internet连接”-“网络连接”-“本地连接”;
方法二:“开始”-“网络连接”-“本地连接”。
设置路由器的方法如下:
路由器是需要设置好(将你的宽带账号及密码准确无误的填写到路由器里并保存到路由器中)之后才能提供多台电脑、手机设备同时共享一条宽带上网的。路由器设置好之后电脑开机打开网页直接上网就可以,无需再运行拨号程序单独进行拨号连接操作,就可以上网。
插上网线。打开网络连接面板,单击左侧的“创建一个新的连接”下一步“连接到internet”手动设置我的连接用要求用户名和密码的宽带连接来连接随便填一个名字填网络提供商给用户名和密码完成.。然后顺便在桌面创建快捷,返回桌面,双击刚才创建的连接,单击开始连接。拨号成功后可以上网
说实话好像大家没有理解题主的问题就说了一大堆甚至嘲讽。因为我想题主知道电脑安装操作系统的过程,没有系统的电脑开机,用系统安装盘引导进入一个安装界面,然后安装到硬盘上。
所以可能题主陷入了一个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既然电脑需要装系统,那这个系统又是怎么来的,一定是一台电脑上写完生成的,那这台电脑的系统又是哪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硬件肯定比系统先有,所以不解第一次系统是怎么来的。
为了充分理解,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提到图灵,不知道的人可以了解一下先。
现在电脑的前身是没有我们所熟知的操作系统的,只是拥有一些执行指令的工具(可以看部关于图灵的电影,模仿游戏,挺好看的。)。起初是机械式的,加法器,可以做基本四则运算,到可以做一些复杂的数算,只要在基本运算层面都还是指令作用,后来逻辑电路发展起来,可以做的运算越来越复杂就有了编程的条件,但为了便于执行一个程序,电路需要被输入各种命令,最初是用纸带打孔人工写入010100101这样给逻辑电路程序,后来有了磁带,其实初期厂家也是靠人工完成了最起初的程序写入,但这个时候有了纸带的积累,把一些固定的程序模型发展成了编程语言。初期计算机有了从一个存储介质读取程序的条件后,计算机就可以提供一个固定,稳定,多功能的运算环境,慢慢这个运算环境就发展成了初期的比如dos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就是从早期发展出来的编程语言一行一行写出来的,而芯片的发展形成了计算机初期的一个硬件组成架构,经典的指令集根据环境需要都被写入硬件高速运行,比如cpu的频率就是指这些指令的运算速度,再后来就是我们熟悉的视窗化操作系统了。
所以可以理解为它就是人手从在纸上一个孔一个孔打出来的,通过积累和发展形成一个阶段可以用来安装的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