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傅里叶分解
2,并且频域总结
3,通过频域点,我得到很有可能的周期,
看示波器中波形的频率,周期4频率的倒数。
1、必须,启动时simulink工具(默认matlab巳经打开),图中:
这里的fs是采样频率,而不是声音的频率。
假设信号频率是w0,采样频率为fs,我们明白了后正弦波信号可以可以表示为y(t)sin(w0*t),其中w02π*f0,这里f0应该是信号的频率,也是你这里的2000hz,t为连续的时间。在离散信号中,t是离散的,我们以单独计算的时间间隔样本采样,设时间间隔为ts1/fs。那么tn*ts,n表示第n个样点。所以才上次的后信号就是可以表示成y(t)sin(2π*f0*n*ts)sin(2π*f0*n/fs),也就是y(n)sin(2π*f0*n/fs)。
采样频率fs是这个可以正二十边形你选的,但替能从离散信号无不失真选择还原上古时代信号,fs可以小于等于2*f0。fs越大,可以保留的信息就一定,不过重新采样完全相同时间数据量就越大。可是假如重新采样时间相应减断,样本采样点数过少,则有可能会会造成频谱泄露,即使你恰恰采够整数个周期
用函数法可以表示。
t0:pi/8:10*pi;%最简单的三角波,zsawtooth(t,0.5);plot(t,z);
这个可以用matlab的gensig()函数,来出现四边形波,即
[u,t]gensig(square,4,10)%有一种信号时间区间为4,样本采样周期为10的四边形波
也可以用matlab的sawtooth()函数,来有一种三角波,即
xsawtooth(2*pi*50*t)%才能产生三角波
实现方法代码:
figure(1)%
systf([3,10],[1,10,40,100])
[u,t]gensig(square,4,10);
lsim(sys,k,u,t)
holdon;plot(t,u,-.)
figure(2)%
t10*(1/50);
fs1000;
dt1/fs;
t0:dt:t-dt;
xsawtooth(2*pi*50*t);
plot(t,x)